
“逾期后,说要起诉我,是真的吗?” 这是许多朋友在遭遇平安普惠等金融机构委托方催收时的疑问。事实上,了解权利与应对方式,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维护自身利益。
是真的吗?
根据我国法律,金融机构在借款人逾期后,确实有权通过法律途径向法院起诉,追讨逾期款项。但并非所有威胁“起诉”的催收都是真实的。许多催收人员为了施压,可能会夸大或使用威胁性语言。因此,接到此类信息时,不必过于恐慌,而应冷静核实相关信息,例如核对委托方资质或是否收到正式法律文件。
爆通讯录怎么办?
遇到催收人员以“爆通讯录”威胁的情况,首先明确,这是非法行为!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泄露和滥用个人隐私,特别是恶意拨打借款人通讯录中的联系人电话,已经涉嫌侵犯隐私权。如果遭遇此类情况,建议:
1. 保留证据:将对方的威胁信息、骚扰通话记录等截屏或录音保存。
2. 及时报警:向公安机关举报此类违法行为。
3. 向相关部门投诉:可以向银保监会等监管机构反映情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应对逾期的积极措施
最重要的是正视问题。如果暂时无法还款,建议主动与贷款机构沟通,说明实际情况,协商还款方案。保持坦诚和合作的态度,往往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行动号召:如果您正面临类似困扰,不妨参考上述建议,保持冷静、理智处理。同时,欢迎大家分享自己的经验和建议,一起讨论如何更好地应对这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