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借逾期的法律风险和应对策略
随借是一种互联网金融产品,通过手机APP或者网站提供快速、便捷的借款服务。随借的优点是审批速度快,手续简单,不需要抵押或担保,适合应急或短期周转的需求。但是,随借也有一些缺点,比如利率较高,还款期限较短,容易造成借贷过度或者逾期还款的风险。
如果借款人逾期不还随借的款项,会面临哪些法律后果呢?根据《民法典》第676条规定,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的,应当按照约定或者国家有关规定支付逾期利息。如果借款合同中没有约定逾期利率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出借人可以主张借款人自逾期还款之日起参照当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标准计算的利息承担逾期还款违约责任。如果出借人和借款人对逾期利率有约定的,从其约定,但是以不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为限。

除了支付逾期利息外,借款人还可能面临被出借人起诉的风险。出借人可以向法院申请诉讼保全措施,要求法院对借款人的财产进行查封、扣押或冻结。这样,借款人就不能再处分自己的财产,直到偿还欠款或者法院作出判决。如果出借人提供了担保物权或者第三方担保的,还可以向法院申请实现担保物权或者追偿第三方担保人。
另外,借款人逾期不还随借的款项,还可能影响自己的个人信用记录。出借人可以将借款人的不良信息报送给征信机构或者公开曝光。这样,借款人就会被列入“黑名单”,在今后申请银行贷款、信用卡、购房、购车等方面会受到限制或者拒绝。
那么,如果已经逾期了,有没有办法减轻自己的损失呢?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种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