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对逾期两年的借款被平台告知要起诉,许多人第一反应可能是焦虑甚至恐惧。但请记住:积极面对永远比逃避更有解决问题的可能!
首先,明确两件事:
起诉并非“最终结局”
即便收到律师函或法院传票,也并不意味着必须一次性还清全部欠款。法院通常会组织双方协商,目的是促成还款,而非单纯惩罚。
协商空间依然存在
根据相关规定,金融机构更愿意通过协商收回资金,而非承担诉讼成本。只要主动沟通,说明逾期原因(如失业、疾病等),并提供收入证明、困难佐证材料,平台往往会同意延期、分期或减免部分费用。
三步协商法,掌握主动权:
立即主动联系平台
通过官方客服表明还款意愿,强调“愿意承担合理责任,但需时间缓解压力”。避免拖延或拒接电话,这会被视为“恶意拖欠”。
提出可行的还款方案
根据自身收入制定计划,例如:“每月可还500元,分24期结清”或“3个月后一次性偿还本金”。方案需具体、可量化,展现诚意。
必要时寻求第三方协助
若自行协商困难,可向银保监会、金融纠纷调解中心或法律援助机构求助。专业介入往往能推动双方达成妥协。
温馨提醒:
警惕“反催收”骗局:切勿轻信“帮你消除债务”的收费服务,合法协商无需额外付费。
重建信用需行动:每还一笔款都在修复信用记录,未来申请贷款或租房时,积极履约的态度会被认可。
最后请记住:
逾期不是世界末日,而是解决问题的开始。主动沟通+合理方案=重获新生的第一步。与其在焦虑中消耗精力,不如从今天起用行动化解危机!